防止与强势经济部门藕合,又造成人为的市场波动。
1992至1994年间,俄罗斯最初的私有化是政府给每个公民分发面额1万卢布的私有化券,凭证可购买企业股票或入股投资基金,也可有偿转让或出卖,数以千百万计的俄罗斯人成为了股民。我想把这几点理解清楚,对于民有化最主要的顾虑应该可以打消了。
在此之前,崔之元提出过要国有企业给公民分红的倡议,但我以为,如果不真正把国有股份、国有产权落实到每个公民手中,并以此改变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仅仅分红是很难有效果的。但这部分的比例不是很大,而且也因为当时的俄罗斯人对有价证券还没经验,没有买卖过任何股票,以为这些东西没有什么价值、不值钱,所以,很容易就卖了。到1996年时,这些企业财务危机又出现。2009.2.14. 刊登在《经济观察报》作者在写作本文过程中得到了郭宇宽的帮助,在此特别感谢从这个道理上,现在也是通过民有化给老百姓回馈过去的付出的时候。
少数人放贷给企业后,再和企业管理者合谋造成企业的经营不善,无力还贷,从效果上迫使大量国有企业以极低的价格落到了私人手中,由此产生了一些财富寡头。根据一些研究机构前几年做的估算,到2006年年底,国有土地的总价值在50万亿元左右,全国有11.9万家国有企业,所有国有企业账面资产加在一起是29万亿元。那么四种社会形态的划分,同样会给人巨大的启示,那就是世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认真考察虚拟经济基本特性,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人和社会在适应这种变化中的种种困难和障碍,全人类都要尽快适应从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向第四产业占主导地位的转变,如果不适应这些转变,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产业可以作为划分人类历史社会形态的尺度,以此为标准我们得到四种新的社会形态。虚拟经济已经成为独立于实体经济之上的独立体系,虚拟经济也自然应当成为一种产业。把虚拟经济视为第四产业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而在虚拟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时期,巨额资本在虚拟经济体系内部运动,实现虚拟资本的自我复制和恶性膨胀,从而占有和支配实体经济,虽然在最终意义上来说,也是干预实现了资源有效配置,但虚拟资本的自我复制,恶性膨胀本身,却垄断了大量资源,使社会的真实需求得不到应有的反映和实现。
从马克思主义问世以来,资本主义已经有了160年的快速发展。当下的全球金融危机一方面再次证明了马克思的逻辑,但是另一方面,当下资本主义的经济社会结构毕竟不同于马克思时代的经济社会结构,出现了许多马克思当时所没有遇到的新特点,这些新特点,马克思在他的论著中有所论及,但是对这些问题没有作出系统阐发,因此,在当前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迫切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在对政治经济学作出新的概括的基础上,探索当前形势下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形态,科学地认识当下全球金融危机,并且进一步应对其带来的经济社会危机。
虚拟经济虽然是在实体经济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是虚拟经济在其产生之后便逐渐地自我构筑了一套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有着严密的逻辑结构,是按照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原则建构起来的庞大而精湛的大厦。关键词:全球金融危机 虚拟经济 第四产业 社会形态 作者简介:王清涛(1968-),山东诸城人,山东大学博士研究生,潍坊市委党校副教授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中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周期性的逻辑分析,被当下的全球金融危机无可辩驳地证实了,许多东方的、西方的社会科学的学者,都从对马克思主义的怀疑中重新回到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见解上来,按照马克思在《资本论》当中阐发的基本思路,寻找对当下全球金融危机的理解。希法庭把资本分为三个阶段:高利贷资本、银行资本、金融资本,其实这三个阶段事实上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因为高利贷资本、银行资本都是为产业资本服务的,都属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而金融资本可以视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当前的虚拟资本可以视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而同时,由于政治国家只扮演了一个守夜人的角色,仅仅是整个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消极的补充性结构,于是经济社会发展便受制于虚拟经济体系内部自我膨胀的这种盲目的必然性的力量的支配,处于无法掌控的资本狡计支配历史当中,最终导致全球金融危机的总爆发,并且惊醒政治国家这个守夜人,于是国家干预主义强势出笼。
产业结构的划分为我们划分社会形态提供了新的手段。当价值符号脱离价值实体较长时间,并且在这个时间内完成了投机性交易,这就使这种脱离成了价值的另一种存在方式,即价值的游离存在方式,这就是虚拟价值。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产业资本,而马克思之后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家当数鲁道夫·希法庭,他的研究对象以金融资本为主,代表作是《金融资本》,而当代的虚拟经济已经成为政治经济学独立的研究对象,但是从马克思开创了政治经济学的道路到现在,虽然虚拟经济已经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但是,到现在为止一直没有出现按照马克思开辟的道路对虚拟经济进行研究的有影响的成果,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只是从微观领域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分析。信用等级的评价使得信用可以用精确的货币来表示,品牌价值、信用额度等形式的出现更丰富了虚拟经济的内容。
托夫勒认为,今天的变革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第三次浪潮,这是人类文明史的新阶段,是一种独特的社会状态。如果我们把虚拟经济当作一个独立的产业体系来认识,我们就会发现虚拟经济所独有经济规律,通过对虚拟经济基本的构成要素的研究,对虚拟经济的运做机理的研究,我们就会发现在此基础上构筑起来的虚拟经济的总体结构,发展以虚拟经济为支撑的整个社会经济的总体框架以及它的基本特性。
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矛盾的总爆发。资金作为价值的表现,只有当它没有与实物商品进行交换,而只与它的同类即价值符号进行交换时,它才能被归为虚拟经济范畴。
财富聚集必然导致财富的符号化,在巨额财富所有者的倡导下,公众逐渐地、被迫地认同这种价值体系,于是,在全社会,财富的关系符号化了。虚拟经济的发展已经具备相当的规模,而且虚拟经济的运动具有自己的内在逻辑。这种符号又脱离了价值实体,成了实体价值的影子。而在当代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结构中,虚拟经济就充当了黑格尔哲学绝对精神的角色,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揭示出二者之间的本质联系。虚拟经济确立了一种新的关系,在虚拟经济之前,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经济关系,而在虚拟经济时期,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却要通过数字来反映。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绝对精神并不是超越于世界之上的东西,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现象都是它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表现形式。
二、虚拟经济本性上的虚拟性所谓虚拟性,是指它的交换物在形态上是虚拟的而非实物的,它只是以价值符号为交易对象,而不以实物为交易对象。虚拟经济规模庞大,2007年美国虚拟经济的总市值高达500万亿美元,而同期美国的GDP为13.8万亿美元,美国的证券化率是在1.5左右,日本1989年曾经高达1.8,而我国2007年曾经接近1.8,今年年底回落到0.6。
一、虚拟经济独立于实体经济之外虚拟经济(Fictitious Economy)是相对实体经济而言的,是经济虚拟化(西方称之为金融深化)的必然产物。例如期货合约,只是一种远期实现的商品购销合同,买卖期货合约不是真正的实体商品交易,它只能归为虚拟经济范畴。
资本的本性就是力图用最少量的资本控制最大量的资本,从而达到谋取最大利益的目的。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系的表现,与黑格尔论述的绝对精神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有很大的相似性。
最高端的虚拟资本通过对金融资本的控制,达到对高利贷资本、银行资本的控制,从而最终实现对实体经济的控制。对应于此,虚拟资本,这种符号化的财富,可以对天量资本作出很好的说明,同时,又可以实现天量资本增殖的目的,于是便成为资本主义第三阶段财富结构的支撑。五、信用是整个虚拟经济体系的逻辑元点马克思在《资本论》当中把商品作为其理论体系的逻辑元点,因为商品既是产业资本的生产的结果,它的资本化形式又是生产的基础,它的货币化形式又是资本和资本家追求的目的,所以,商品充当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逻辑元点,而在虚拟经济体系中,信用恰恰充当了第一阶段资本主义生产系统中商品发挥的功能,因此,信用是整个虚拟经济体系的逻辑元点。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不同于马克思时代的新特点。
以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的服务业形态。纸币就是这种游离价值的存在方式,游资是它们存在的具体表现。
以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工业形态。在二十世纪,聚集起来的庞大资本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用传统的财富衡量的尺度:土地、贵重金属已经难以承载这些天量资本,因为土地和贵重金属既不能很好地说明天量财富本身,也不能符合资本急剧增殖的需要,从而跟资本的本性与资本家的天性不相一致,因此,土地、贵重金属只能是封建社会衡量财富的尺度,而不能成为资本主义第三阶段天量财富的承载者。
3、《格林斯潘的泡沫:美国经济灾难的真相》(美)弗莱肯施泰因、(美)希恩著,单波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09月。经济的本质是一套价值系统,包括物质价格系统和资产价格系统。
因此,事物的更替、发展、永恒的生命过程,就是绝对精神本身。新的社会形态的划分给我们认识历史开辟了新的视角,尤其是正确应对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科学地规划未来,都具有深刻的价值。自从虚拟经济作为有着自己独立运做规律的体系形成之后,整个经济被二元化了,即经济出现了实体的经济和虚拟经济两部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以第二产业为研究对象,而虚拟经济属于第四产业的范畴,这种新兴产业呼唤新的政治经济学理论。
2、《货币战争》宋鸿兵编著,中信出版社,2007年06月。[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04页 进入专题: 华尔街风暴 虚拟经济 。
以第四产业占主导地位的虚拟经济形态。托夫勒在这本书中将人类社会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次浪潮为农业阶段,从约1万年前开始。
这些虚拟经济范畴是游离价值的存在形式,本质上是虚拟的。虚拟经济已经独立为一个产业——第四产业。